一方面你可以從Charli XCX的《Brat》聽得出的是,如標題所講,一種「頑童式」的不可一世。如果開場曲的〈360〉唱 “If you love it, if you hate it/I don’t fucking care what you think ” 還是不足以告訴你Charli XCX自信爆表的人格,那能量爆表且酷到不行的〈Von Dutch〉或者是〈Club Classic〉裡直接將自己升上神台,說自己就想要在舞池裡聽到自己的音樂,專輯都沒出就直接說這是經典之作。在這個人格裡,她就是在Boiler Room裡放歌並要你舉高雙手放空腦袋的 DJ,號令一切。
但另一方面你可以聽得出的是一種猶豫和不確定:她一方面自知道自己名成利就,一方面又在〈Rewind〉裡說希望自己可以回到那一個不用顧慮體型、顧慮商業成績、顧慮其他人的世界裡。她表露出自己對於唱片業界裡「朋友」(此處指的是她與 Lorde 之間的關係)關係到底有多真誠表露懷疑及對他人的名氣(如〈Sympathy Is a Knife〉裡寫 ’Cause I couldn’t even be her if I tried/I’m opposite, I’m on the other side)的妒忌,也就可以歸結到她雖然因為〈Boom Clap〉而爆紅,卻沒能把握這種名氣。又或者是回顧她與知名製作人 Sophie 之間的關係,在〈So I〉裡寫道她起初並不是那麼喜歡Sophie為她寫的音樂(也就是《Vroom Vroom E.P.》),並後悔自己在當時並沒有好好與Sophie建立關係。
她既是以音樂與這些質疑發問的對象互相回答,促成了專輯推出之後與Lorde的合作,亦將自己的不確定和情緒表現在音樂之上 — — 不僅僅是用歌詞表達,還是用會這些致敬對象的音色的PC Music式夾雜著工業製作 — — 如〈Sympathy Is a Knife〉裡開幕那些粗暴暴力的合成器、〈Rewind〉的Synth Pop。
以上所寫的種種有關於Charli XCX的生活,當然本身是建基於你對Charli XCX 的個人生涯有一定認識,因為《Brat》是一張自傳性很強且自戀的專輯,要寫的話甚至可以寫一長串有關於《Brat》的宣傳手法商業算計等等。流行明星多多少少都會有點自戀氣質,才會寫出一張又一張的專輯談論自己。當然你可能會說這些抱怨錢、抱怨名氣、抱怨同行,不是很常見於流行音樂的主題嗎?關鍵卻是在於「不確定」。
舉個同樣是今年的例子,Kendrick Lamar靠北Drake連發幾首單曲,可是將對方置誅死地,你不說還真的不知道為什麼K.Dot和Drake有什麼深仇大恨,要將Drake直接寫成是文化殖民且戀童癖,還直接在歌詞裡問候你全家—— 這是流行文化裡歌手藝人之間的愛恨情仇,更多是一種商業算計。而 Charli XCX 更多呈現的是,抱怨了以後也不知道該怎麼做,反正我就只是這樣,我就只是一介女子。啊我就抱怨啊,唉他媽的屌拉馬明天還是要頂硬上——像你和我一樣,我們焦慮,我們苦惱,我們寫字用SNS 解決這一切,而能將這些東西昇華成音樂,這就是《Brat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