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評論在香港能賺到多少錢?

Altia
5 min readAug 24, 2020

--

答案是賺不到錢。本文已完。

為什麼我會常常說,寧可自己去畫畫、做 Youtuber、寫其他創作,也總好過寫評論?並不是因為 Freelance 畫畫、Youtube 等工作容易。只是因為,這些創作可以視之為工作,能養活自己(雖然會很困難啦),但 Freelance 寫評論/專欄在香港是完全沒有辦法。

當中的差異並不是收入多少,而是「可能做到」還有「不可能」的差異。

可能會有人問理由。其實算算數學題就知道了。

Photo by Markus Winkler on Unsplash

評論或散文的稿費大概有兩種支付形式:定價(400+港幣一篇)或者是按字數計算(三毛/三毫,到報紙的一塊錢以上一個字都有)。倘若你接的是比較合理的稿子,一篇六百到八百港幣,要寫二千字,那你每個月就要寫二萬多到三萬字才有最基本的收入(10K~)。同樣道理,倘若你寫的是三毫一個字的稿子,你也是需要寫三萬字才有基礎收入。

那你可能會問,為什麼三萬字會有問題,Altia 你一個月已經寫三萬字了吧?先別說那三萬字怎麼維持質量,香港市場所面對的問題是,沒有那麼多媒體會要三萬字的稿子。香港會收稿的媒體數量有限。就算你真的找到了報紙專欄等固定邀稿,這類版位頂多都只會要幾千字一個月。

另一個問題是,假設你是天下大紅人,現在有十六七八個專欄邀請你寫,不少還要是高稿費的報紙。但這會產生一個非常弔詭的情況:如果你已經紅到有那麼多邀稿(例如說你是董啟章好了),你已經有名得有其他方法可以變現。那在家裡碼三萬字等同於外快。

Photo by Kin Li on Unsplash

你有幾條出路。

第一條出路是台灣或者中國大陸的稿。中國大陸平均稿費比香港台灣高一倍。某家香港雜誌形容「合理稿費」的「五毫子一個字」(實際只會更加低),在大陸只是最低標準。台灣稿的價錢和香港相約,甚至比香港低。

第二條出路就是你接其他東西來寫,比如寫鱔稿。但這類工作寫完之後,基本上是不會對你的名氣,或其他接稿的聲譽有任何影響。稿費還要大打折扣。

Photo by StellrWeb on Unsplash

既然都寫到了,就順帶寫一下。今年基於機緣巧合,寫得好好的也算是挺賺錢的中文鱔稿,因為疫情被裁掉了(本年第一次裁員)。由此,我嘗試過接一堆英文鱔稿。放稿子的公司為了壓價,開出的價碼是,一萬五千到二萬字的英文鱔稿開價是 2000。就算是寫中文我也得猶豫了。寫英文的時間是中文的一點五倍時間,所以我喊價調高了。

這單並不長久——後來我從接頭者聽說,自己私底下調查,得知道,Fiverr 有不少人比這個價碼低。我都懷疑那根本不是寫作,而是改寫文字,是在量產垃圾(那幾個月我已經當自己在寫小說隨便寫)。若不這樣,你是永遠沒有辦法養活自己。

最後一條出路就是靠 Patreon 之類的地方,或者靠其他東西養活自己。這是最現實亦是最可能的路,也看到有一兩個作者是這樣做。箇中差異是,你要服務的對象從你的編輯變成讀者。服侍編輯是一個人到幾個人。服侍讀者可以是幾百到幾千甚至幾萬人,結構上不同了。

Photo by Joanna Kosinska on Unsplash

我當然知道畫畫也好、做 Youtube 的人也好、做音樂的等等都辛苦。我身邊就有做 Youtube 的人,每天在 Studio 做十幾個鐘頭的影片,每天都沒休息。畫畫的畫家基本上每日起床就畫,畫圖畫到下午甚至深夜,也是沒休息。是真的好好好好好好好很困難,並不是不可能,因為我身邊知道有人成功了。

但如果你問我呢,在香港寫評論是永遠,永遠都不會有機會賺夠錢養自己。當中的差異並不是「難不難」,或者是「你要付出多少東西」,而是基建是否足夠。事情的性質上有差異。

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強調,畫圖者可以衝破國界的限制,到日本去工作(我並不是想說這件事簡單——我只是想要說,那可能。),但寫評論的人是永遠不可能(你再怎麼寫,也不可能在日本雜誌登中文稿——你只能學日文了)。台灣與香港最大的差異不是稿費,而是基建(i.e. 要稿子的網路媒體和媒體)夠不夠多。

Photo by Pedro Araújo on Unsplash

我身邊認識寫字的人其實不算多,大致上可以歸納成兩類:要不就是做媒體公司(所以全職寫字 — — 但每家媒體都有各自的辦公室政治和問題),要不就是有其他的東西牽連著寫字(最常見的東西是大學教職)。

我自己本來就不是什麼犀利的寫手。我太渣,沒有十六七八個專欄被我拉住跑,這半年到一年甚至可能這幾年的收入,其實和「失業」沒太大分別。可能這幾個月一兩千,最多(我還有中文鱔稿寫的那一兩個月)就有幾千到一萬,某幾個月是零。這半年到一年的情況,已經是我這三年裡面最好的情況。

都習慣與這種地獄共生,所以沒什麼特別。

--

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