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有用」論

Altia
Mar 2, 2021

--

學院孤島,第三集。

「XX有用?」這句話有兩個常見的進路。第一種進路從問題的關鍵字出發:你列出XX有用和沒用的處境,從而討論XX在何等處境底下有用,最終的目的當然是想要論證XX擁有某種普世的價值,不能輕易放棄。第二種進路為後設,推倒的是問題本身:到底「有用」能否作為價值的終極判斷標準,到底是否萬物一切生來就必然「有用」,必須要以「有用」作為評論的準則,而這種準則到底有多大的信靠能力。

「XX」這個詞語最先出現的環境是「文學」。「文學有用論」是個常講的問題了,你可以將「文學」這個詞語換成任何其他內容(由此,才會使用「XX」這個詞語)。例如,文宣、被動的抗議手段(例如「黃色經濟圈」)、呼吸、追星等等。

可是我老是覺得「XX有用」這個是一個沒被真正問及的命題。倘若我們把眼光放到現實 — — 放到這個實在不堪,每況愈下得不敢多提的現實,「XX有用?」這個問題一般只會得出幾種極端的答案。

搖曳露營 II,第六集

其中一種極端的答案是徹底的否定:其實萬事萬物皆為無用,反正我們都等死了,大家趁早移民,無法移民的各位就趁早懷緬好時光,珍惜當下。好聽點講,那是現實到了極點的判斷;換個講法,這其實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虛無主義。

另一種極端的答案就是將「XX有用」當成是一個反問句 — — 關鍵之處不在於就「XX」提出了什麼用處,而是,最終必然會落到肯定,然後輔以一句,「我始終相信……」和某些奇怪蹺蹊的處境去說明「XX」有價值。想當然爾,那其實沒什麼值得探討的。你要的答案就在你的問題裡了。

還有一種最極端的立場可以用一句網路迷因總結:「共慘黨殺到黎,香港九龍新界無得避,要化身玉皇大帝打救蒼生,你還說什麼XX」 — — 言下之意,即是現在已經是臨戰狀態。你要不就清醒地逃避做一個懦夫,要不就是前線;躲在大後方做支援,不算參軍,只算逃避現實。

圖片來源:張可森的 Facebook

該怎麼處理這種問題?

「XX有用」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。但是,比起問「XX有用」,我更認為人們該問自己是否適合做這件事。歸根究底,就算XX這個行動的確有用,但你卻並非進行「XX」的人選,甚至乎你根本做不了XX,或你根本不願意進行XX,那「XX有用」實在是一個與你無關的問題。

而最根本的是,你不一定需要做些什麼。種種「XX 有用」所折射的,其實是一種意欲行動,但不知道該做什麼的焦慮感。大家急於行動,意欲去打破這個不堪的現實,卻不知道該以何種標準行動,才會出現了「XX有用嗎?」這樣指斥他人的講法,或辯論;但是,在這個時代,最簡單的「唔好死」,留血肉之軀,為自己的未來留下各種各樣的可能性,其實已經很足夠。倘若真的不知道該做什麼,那就什麼也不做,保存實力吧。

--

--

Altia

香港人。負責寫字。長期憂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