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這次打本的環境
固定+野良。
本來因為版本內的絕本應該難度很高,所以從最開始就沒打算打絕伊甸,而是打算將本來還沒打完的龍詩打完(龍詩在 7.0X 版本打到十字火),就算是打,也可能只會在野良裡偶爾摸摸。實際上看到早期通關的隊伍和據說的難易度好像也不是很高,自己也在野良打到一定進度,覺得整體不及龍詩,就決定要找隊開打。
那這當然就是開始找固定,這次第一隊找到的固定隊是英文圈的固定。固定開打之前一天大家約出來打個極本算是交流見面,這時候我就發現了隊裡竟然有人還沒有最終裝備的武器。實在是覺得打一個版本內的絕本沒有最終裝備有點難接受,於是我就拔隊了。
這之後也有去貼找固定的募集文,也有日本的固定前來聯絡,聊到自己6.5的龍詩固定因為打得太差所以自己拔隊、7.0絕O固定爆散和7.05沒打完的龍詩,不過就沒被選上。畢竟是只有舊三絕還要是日文不太好的外國人,要找Patch內的日本固定實在很困難。也有人曾經來點贊過履曆書不過我沒主動聯絡,自己的履歷也不符合許多固定的要求條件。
最後蠻幸運的是在巴哈找到了台灣的固定。雖然不知道固定內的成員會不會讀到這篇文章,不過也很感謝有這個機會……
2.有關於職業平衡
加入台灣固定已經差不多是十二月中的事情。本來這個固定只要占星,我簡單說明了一下自己的情況,大概固定主也長期找不到人所以就結果用白魔了。(搭檔的奶媽本來也是打算用占星,結果我們變成白賢了。白賢啊……)
如果有在打野良的朋友,應該會常常看到野隊將純補綁占星、盾補綁學者。整體來講,占星比白魔好在這些地方:
- 團輔職業,所以可以抽Picto的水。本來Picto在有運動會的Phase 裡就打得很高,有占派卡基本上就等同於是免費傷害。P5一個50%台傷害左右的占星大概可以打到15900左右,白魔要打到大概90%台才有15900,更不要提及到其他有運動會的 Phase 裡可以無限畫圖。整體來講,占星比白魔大概要高 10%~15% 傷害左右,約莫等於P5 一個地火
- 奶得比較舒服一點。舉個例子,P2琳和P4時間結晶大多都是隊員散開的狀態下處理機制。要用白魔處理這裡的奶當然也不是不可以,不過要花點功夫去用突進、鈴鐺、Caress等等技能處理奶量問題。如果是用占星的話,天宮圖、宏觀宇宙、地星等等技能可以很好地處理以上所講的這些問題。
- 有多一枚減傷。雖然伊甸的減傷 check 沒有龍詩和omega如此過份,但沒人會抗拒多一枚減傷吧。
反過來講,白魔是「對用家友善」。除了是技能處理遠遠比較簡單之外,更具體點講
- 白魔有突進。舉個例子,不少人都會覺得P4時間結晶(P4)的爆走ブリザガ(暴走紅冰)很難處理,但白魔卻很輕鬆,甚至可以說是最容易處理。在撞頭看到冰特效出來之後,向對角走一步,直接突進,就可以加入頭割,非常舒服。除此之外還有DD的鋼鐵,直接看讀條先跑回場中也當然行,但有突進就是可以任性。
- 爆發期間機制處理很簡單。雖然我沒怎麼摸過占星實在不適合講太多關於占星的事,不過最明顯可見的是 P4 光與闇的龍詩和 P5 地火。玩占星的話就要一邊處理龍詩的兩分鐘爆發,一邊處理 Heal check 和坦強,然後還要續DOT,非常麻煩。白魔呢不僅爆發技能可以無限走位,坦強一般都是用無敵接的話那就天賜解決,十分簡單非常無腦。我突然想起某張「唱歌打遊戲 vs 打遊戲打到發狂」的迷因,大概可以用來形容這裡的情況。
- 白魔直奶比較多,比起 HOT 操作起來要直觀得多。
當然野良綁占星是因為占星強,最終階段高1.5K火力的話是一定的容錯空間,這也是理解的,不過這次的絕本其實只要有P的話大致上來講輸出壓力就沒到很大,所以最後就還是堅持用白魔。當然這也跟我個人真的很不喜歡占星有關…雖然我也好歹算是用占星看到P4光與暗的龍詩了……
3. 打法與編排
野良基準。固定內的編排是 暗ナ(・ガ)白賢リ忍踊ピ。
雖然沒怎麼打野良,不過去直播主那邊練習時,常有發生的編排大概就是 暗ナ白賢モヴ機ピ。
練了多少時間我也沒計算了。固定內雖然還沒過本,不過大致上大家打了70小時左右。直播主那邊也最起碼打了40~50小時,最主要都是將基礎練好練穩的練習,陪練居多,沒看到什麼新進度。也因此雖然我沒有具體的練習時間,不過最起碼也應該超過 120 小時了。
4. 攻略過程感想
真可以說是波瀾萬丈。
正如剛才所講,這次加了一個台灣固定。固定成員大多都是些很有熱忱,想要趕快過本的人,平常出團完畢以後已經是深夜一點,但還是會有人去打野良,沒出團的日子大家也會自己約出去打野良。差不多週六~七天,每天兩個半到三小時持續的打下去,整個日程可以說是我目前為止打過的固定裡最多日數,最為 Hardcore 的固定。
當然這就發生了一件悲劇。在這麼大家都很想要過本的情況下,有一個熱忱沒那麼高的成員。這種溫度落差自然就演變成熟練度和專注,以致到當大家湊齊八個人練習的時候,很多時候都是其個人等一個人。自然這就會產生一定不滿。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員就是了。
於是在看到了P5(最終P)的第二天,這個人就退出了。
第二天有個已經過本的幫手來替補了。因為職業有些微不同,所以打法也有所不同。再後一天因為大家都看到最終Phase,因此大家就各自在野良開傭兵團或者找朋友,各自過本。在長假期過後,出團前的一天,大家都以各種途徑意識到所有人都過本了。
而非常神奇的是,雖然八人全部人都已經過本,但八個人聚在一起卻沒有辦法過本。上一次出團的記錄是兩個人踩中地火,6% 時間切。
當然固定過本真的只是時間問題,不過大家都想去做獵人玩某二月底推出的狩獵遊戲……
5. 對絕伊甸的感想
無論是火力還是機制都比龍詩簡單,比絕亞難一點點,以後出現新的裝備之後可能火力壓力還會降低,那就會再簡單一點。
個人覺得這時代的絕本大致上做成這樣就好了。像龍詩一樣什麼100~120小時目標,要打幾個月的本,實在太長了。這種打一個多到兩個月就可以過本的絕本,個人覺得就差不多吧。
本的主題也做得很不錯。以「約束」和「未来」等等關鍵字串聯起台詞,雖然實際上到底約束了什麼可能就每個角色都不同,但最起碼有一定的連貫性。
機制也將伊甸零式的大成全部拿出來了,例如DD、あやとり、時間壓縮、アポカリ、転輪召。也有一些非常惡搞的符合機制,例如將聖龍的咆哮、ホーリーウィング、時間壓縮複合在一起的「時間結晶」,可以說是新時代的斷絕。還有就是說到絕本就一定會出現,個人覺得視認性超級差的新時代地火「光塵の剣」。都很有趣,都蠻有意思的。
這次最有感的大概就是「營運的善意」。當然這個本也是有一定難度,絕對不是什麼簡單的東西,不過每當機制失敗的時候就會感受到營運的溫柔。Omega 也好龍詩也好、甚至一部分的零式(例如煉獄四樓)基本上都是連坐法,一人死就全家死,當然不能練什麼後續機制。而在絕伊甸,就算機制失敗出現死人,剩下的成員大多數只會拿到90%的傷害降低 Debuff,不會死。拿著 90% Debuff 過本就不可能了,最終過本的要求還是大致上成功執行所有機制,但可以讓你練到這個階段的所有機制,練到時間切為止。真的蠻有良心的。
Omega 和伊甸一樣在最終P要求要打LB,不過條件卻不同。在 Omega P6的第一個機制就要求你打出坦克LB3,將3層 Dynamis 換成LB Buff,所以沒LB就會吃閉門羹可以直接回老家。絕伊甸也一樣要求打LB,但是在要求LB的讀條「パンドラの櫃」來之前,你已經可以體會一組3個的機制,試玩一次地火、踩塔和星靈之劍。多出來的LB可以幹啥?
練習的時候就可以用來在P4最後救場,打 Caster LB 或者坦克LB,又或者是當P5地火死人奶媽拉不及的時候拿來救火。
最後也不得不提的是,這次美服快速推出的模擬器,非常有效減少練習成本:
打絕本的最大問題是要如何練習後半的機制。要練習一個十分鐘才出現的機制,你就需要將十分鐘之前的內容全部跑一次才有一次練習機會。模擬器不能全面還原遊戲的內容,畢竟實際在遊戲裡還要打輸出奶其他玩家跑機制,但卻可以直接練習這些後面才出現的機制。
不諱言,因為有模擬器,這次最起碼減少了時間結晶接近10~20小時的練習成本。地火可以第一次就在遊戲內跑出來,都是因為有玩大量的模擬器。
6.打完(之前)的感想
可以說,我是為了這如此漂亮的武器打伊甸的。
那麼久以來一直提不起勁打龍詩和 Omega,就是因為我不太喜歡武器。打高難度的原因每個人不同,我自己打高難的原因很多時候單純因為「我想打」和「我想要漂亮的武器」。
我其實並不是太喜歡戰鬥及高難度內容——倒不如說其實有點討厭,因為很容易積累壓力。朋友常說我開始出團打本就會失聯,正正是因為打本就是需要這樣的專注。
本來就不是很喜歡打絕本零式或者早期的Light勢,這次沒事過本實在太好了。雖然難易度確實不是非常高,但好歹也是版本內的絕本,打完實在太累了,以後再也不要去衝什麼版本內之類的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