剪接與真人秀

Altia
8 min readFeb 2, 2018

最近在誠品逛的時候,留意到一本書的標題:「電影即剪接」

其實,要說「剪接」至於真人劇集的重要性,「真人秀」(Reality TV)就是個很好的例子。李飛步寫過的例子是《中國有嘻哈》,但那篇文章涉及的是中國有嘻哈怎麼以剪接造文章,所寫的,都是些比較概觀的剪接內容。

這篇文不談《中國有嘻哈》,想要來討論的是外國的幾部大型的「真人秀」,怎麼操作剪接。

首先,我們需要意識到,剪接是一種必要之惡。

一個很明確的例子是《老大哥》(Big Brother)。《老大哥》這個節目的核心,就是將一群陌生人困在一座大屋裡,與世隔絕(約莫三個多月)。這群人每隔一段時間提名、投票淘汰屋內的選手,留到最後的選手勝出。

而老大哥這個節目有趣的是,《老大哥》屋內沒有拍攝隊的成員。《老大哥》的拍攝手法是,除了廁所浴室等等私人場合之外,屋子裡有大量 24小時運作、無死角的閉路電視。

狂熱的粉絲可以在網上申請看實況(Live Feed)。這個Live Feed 的設計,本身也是《老大哥》最革命性的地方(因為這樣較難造假,也可以確保民眾知道屋內發生了什麼事);但一般人總不可能每日都呆在電腦看Live feed。

先於李飛步提及過的「話題性」,剪接最主要的功效,其實就是要將這裡幾百個小時的、不同角度拍攝的影片,跳轉、切入,將不重要的過程剪走,留下結果與及連貫性的重要事件,繼而整理成為幾段看似連貫的故事,令沒有看過這幾百小時影片的觀眾,也可以明白接下來在遊戲內發生的事情——例如新出現的聯盟、淘汰選手、選手的安危局面、遊戲的形勢,與及直播進行的投票選擇。

其實Survivor 拍得最好的是靜物。

理解了剪接的功效,下一步該問的是,怎麼剪?為了方便說明,下面會用另一部老牌真人秀《Survivor》——同樣是將參賽者放在荒島,互相投票的多數決遊戲——作為例子。

要剪接,首先就要有權剪接。大部分真人秀在節目開始之前,都會先讓參賽者簽一張合約。合約上除了列明參賽者不得提早洩露比賽結果,有某段封口期、還會列明,製作組擁有所有參賽者在比賽中說話的版權。

其次,要剪接,就要有剪接的材料。一個很明顯的特徵是拍攝的鏡頭,

上面這條片就是一個很有趣、也非常經典的例子:大部分參賽者在封口期結束之後,曾經說明過,上述這條片的結果沒有造假,贏家的確是Parvati。但第二名卻不是片段剪接出來的Rupert,而是Jerri。旁白的 Jeff Probst 的台詞也是事後錄製(一如Jeff Probst 的點票也是後期錄製)

從片段上,我們無法看出這個結果。這是因為,攝影師刻意避免拍攝廣角/遠距離的、能目睹Jerri 與Parvati 一起比賽的鏡頭,卻展示了Rupert 與Parvati 兩人一起比賽。鏡頭也沒有讓旁白的 Jeff Probst 入鏡。取而代之的是,攝影師總是拍攝單人特寫、或者某幾個團體的鏡頭因為這種鏡頭方便從現場的語境挪移開來。唯獨在比賽結束,需要每個人的反應,我們才會看到有群體鏡頭出現。群體鏡頭罕有,是因為這種方式不利剪接。

下一步是要有故事。也就是說,要決定建立人物、故事,什麼樣的形象。《Survivor》這系列歷年來有一套傳統:「按照角色的結局、身份,決定怎麼剪輯角色。」除了是比較複雜的「Heroes Edit」(英雄)、「Villians Edit」(惡人)、「Winners」(贏家)、「Goats」(陪跑)之類,這裡最好解釋的其實是「Purples Edit」——一個源自於名為「 Purple Kelly」,連續十一集也沒有說過一句台詞的參賽者。

Purple Edit 指的是,某個參賽者獲得的鏡頭時間,比起同一族的參賽者要少得多。他或者她可能連續幾集也沒有鏡頭,沒有任何獨白,也沒有任何與人交流的對白。她或者他可能在遊戲中有不少作為、也可能與其他角色建立了一定的關係,但這些可能與剪輯者正在說的故事、想要塑造的人物形象,沒有任何關係。在觀眾眼中、在主線的角度來看,這類角色就好似一個無為的隱形人,沒有半點重要性。他們會是每次投票的橡皮圖章,一般都是靜悄悄的被投票選走。

上面引用的這條比賽片段,也說明了剪接的第二種用途:建立懸念。

回到上面提及過的Parvati、Rupert(鬍鬚男)之爭:為什麼故事會故意將Rupert 剪接成比賽的第二名?那是因為,Rupert 四面楚歌,沒有任何一起投票的盟友。整話的前半段其實在不斷描寫 Rupert 怎麼用計招攬其他選手,對其他選手說些甜言蜜語,但這些計劃全部都失敗了。

在這個前提下,這場比賽其實就是這話的高峰:假如沒有贏出這個比賽,Rupert 被淘汰的事實基本上是板上鐵釘;假如贏了,遊戲就好大機會會大逆轉。

故意將Rupert 落敗的事實留著最後才講,就是為了製造逆轉的可能性,繼而推翻這種可能性。這種破立是很常見的敘事手法。

當然,也有好多時候,光從現有的場景剪接,其實無法說明故事、無法解釋人物心態。一般來講,在確立了剪接方向之後,製作組就會訪問參賽者,然後用這些訪問的片段,穿插在現有的比賽片段之間。

比較常見的訪問方式是,比賽完結之後,製作組會在一間與比賽環境徹底分割開的房間、地區,遞出印有問題的卡片,直接發問。如果問到有某些明確的Soundbite,製作組就會要求參賽者重複講同樣的對白幾次,在後期製作的時候,再選出最為搶眼,看似最為真誠的對白。

在某些節目,這種發問是用來解釋人物心態,解釋人物做過的某些行動,例如《Survivor》。在某些節目,這類發問一般都不是發問,而是要求參賽者讀出某些台詞、梗,繼而剪接這些台詞在某些場面上,以取笑、嘲弄、批評其他參賽者。例如《Hells Kitchen》、《Masterchef》等同一家製作公司的作品,都是用角色吐槽捧哏、製造故事的高手,如上面的影片讓其中一個廚子在他人的傷口撒鹽,理由是對方的食物被家人批評,而批評的家人對此一無所知。

講過了剪接有什麼效果,下一步該問的問題是:那又如何?

其實《生還者》拍風景拍得非常好看,也很擅長用自然景物比喻現狀。上圖就是個好例子。

上面已經提及過,《Survivor》「按照角色的結局、身份,決定怎麼剪輯角色。」;用這點倒退,我們可以憑藉角色在每話獲得的篇幅、被剪輯的角度、說的台詞,推算角色在遊戲裡的成績、重要性。例如說,表現比較好的角色在故事上比較重要,所以會有比較多的對白;他們的配樂也可能特別宏大,甚至乎會有自己的主題曲。表現比較差的角色一直都不會有對白——而如果他/她忽然獲得了對白、獨白場景,那可能是因為他/她將要輸了。

《Survivor》粉絲圈裡有一個詞語叫做「Edgic」。Edgic 指的,就是這種用編輯效果、鏡頭時間、角度,反推角色成績,競猜遊戲結果。詳細的Edgic 理論太複雜,不在這裡詳細介紹,有興趣的可以去讀這篇文章

真正的社會實驗。

除了Edgic 之外,剪接其實也說明了,「真人秀」這類節目的局限和可能性。

「真人秀」之所以會擁有這樣的名稱,除了是相對於「(擁有劇本的)戲劇」,還是相對於以往造假連連的、浮誇的真人秀。以往的真人秀會造假、會請樁角、會有演員,甚至會有 Keeping Up with the Kardashians 這類浮誇的節目。

……與及自稱是社會實驗的霍士電視台節目。

這個時代的真人秀無法脫離浮誇、無法脫離戲劇。大部分的真人秀也無法脫離小人物的無聊戲劇,與及庸俗的炒作。它們也未必會如自己所稱,是純粹的「社會實驗」。但最起碼我們可以確定,「真人秀」仍有一些真確的場面。真人秀也不是沒有營養,為了收視和話題而生。

例如說,《Survivor》的第三十四季,就有 Jeff Varner 為了維護當時的遊戲地位,「揭發」Zeke 隱藏了一季半的轉性人身份。身份被揭發當下,眾多參賽者為 Zeke 挺身助言。場面最為動人的是,有些政見保守的參賽者,承認自己對轉性人議題的無知。

節目播出後,Jeff Varner 失業,這部場面,也成為了當時的全國新聞,甚至被粉絲譽為是三十多季以來,《Survivor》最黑暗的、令人不安的一幕。真人秀其實可以不展示這一幕,索性剪走這段場面,然後展露 Jeff Varner 被淘汰的局面。但他們後期諮詢了 Zeke 的意見,與美國的變性人協會合作,將這幕極具戲劇性的場面展出,嘗試揭發出一些可能會在社會上出現的現象、議題,從而推動社會討論,引起社會關注。我想,這也是電視節目可以達到的其中一種意義吧。

--

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