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土熱

Altia
Jan 1, 2024
本年音樂選集,絕大部分喜歡的東西都在這裡。

2023 年消費得最多的都是音樂。也想在這裡寫寫看音樂,談談一個現象。

其實我很少說自己聽了什麼音樂(雖然我聽的音樂數量應該比讀到這個 Post 的絕大部分人都要廣和多)。一來我真的是很純粹因為喜歡音樂才聽音樂,二來是因為我覺得自己沒什麼好寫,毫無知識。

我自己是從來不按照潮流追什麼來聽音樂的人,當下出了什麼好的音樂我就聽什麼。我不喜歡特定的潮流,我不追崇特別的音樂人,我只是喜歡好的音樂。我對音樂人也好對作家也好沒有所謂的粉絲忠誠,因為我知道所有人都可能會翻艇之後出垃圾,到時候就會落在一個你被逼為垃圾說話,或者支持垃圾的處境。近十年最經典的例子就是 Lou Reed 和 Metallica 的 Lulu,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單曲 The View:他寫了大概兩分鐘的結他 RIFF 唱 I am the view! I am the table! I am the view, I am the table!,雖然我覺得這樣很大不敬,但如果你告訴我這是一群失心瘋的搖滾阿伯錄出來的音樂,我也會相信。

另一個很明確的例子是 MIA 早期音樂很犀利,但今年出了一隻叫做 MATA 的碟。據講專輯的形式是後期編輯被逼出來,一方面是因為 MIA 本來就好似已經唔中意唱片的概念,另一方面是因為她已經耗盡了自己的文化歷史背景。隔開二十幾年,從 Arular (她的第一張專輯) 的 10 Dollar 裡唱雛妓用外國的嫖客上位,到了 MATA 還繼續是用 Tamil,那就說明了你已經沒有新的想法,二十年還是在重複自己。同時間 MIA 對當下政治的洞見也不夠深入,導致她的歌詞好似就是將自己 twitter 的政治口號原封不動。

本圖來源:WAVE 文化音樂誌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/?fbid=339257418869737&set=a.247726651356148

但講這些粉絲忠誠的也不太重要,我本來想討論的是 MIRROR。這兩年身邊多了很多人討論 MIRROR。但那麼多年以來,MIRROR 發生了什麼事,他流行不流行,與我自己無關。我只是覺得滿街走過,從搭巴士地鐵都見到 MIRROR 的廣告,然後 MIRROR 的音樂又不是好聽也不難聽,而是我覺得沒什麼特別,沒什麼值得討論。

普通

有一段時間裡,身邊同時有人在吹噓和討厭 MIRROR,當然我理解吹噓和討厭的原因——吹噓的多數都是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出發,覺得 MIRROR 代表了一種 2021 之後的本土文化精神寄託;討厭也不難理解,因為 MIRROR 的地位與它們的音樂成就不成正比。這些角度我都明白,但我作為一個單純關注音樂的聽眾,我的角度是連討厭和喜歡的價值都沒有。音樂最怕的並不是難聽,而是無聊和平庸。難聽的音樂反而更多東西好講,Corey Feldman 十年前出版了一隻專輯叫做 Angelic 2 the Core,這張專輯簡直就是爆炸難聽;再之前也有一張在歐美很為人知的專輯叫做 Philosophy of the World。這兩張專輯在不同年代出版,但同樣的特徵就是全部都很難聽。然而正因為是差到極點,難聽到可以變成一個範本,所以才會多人討論。最多人討論的作品永遠是最難聽和最好聽的那堆。

於是你可能會問,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討論?平庸的作品之所以多人討論,是因為大家並不是在討論作品本身,而是在討論作品背後的人,或者換個詞語,偶像。大家喜歡的是偶像,因為人的性格、在媒體曝光的脾性、因為成長因為粉絲與偶像一同走過的背景、因為那些是帥哥所以喜歡帥哥,而音樂只是連帶的。討論人沒關係,但搞清楚自己在討論什麼,不要事事吹捧到好似天上有地下無,客觀地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比較重要。還有就是,吹到咁大覺得好似樂壇接班人,好似是未來的光輝和香港的希望就不必了。

--

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