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都沒人留言?

談默默地看直播的那些觀眾 — 停筆沒更新專頁的一年間,我到底在幹什麼?除了打遊戲、逛Reddit論壇發帖、與及沉迷於各種奇怪的Youtube影片,我看得最多的媒體,大概就是Youtube的遊戲直播與VTuber直播。 這些直播的vtuber和直播主大多數都是些名不經傳,可能只有十幾人看的小型遊戲直播台。例如,最近看的好幾個遊戲直播的頻道,例如いつのまにか、すなはまくじら,頻道登錄數其實都不多,只有兩三百登錄,開台時平均觀眾數大概就是十來人甚至單位數字。 這些直播到底有什麼特色?最大的特色大概就是大家觀看直播的方式。更直接點講,大多數人都很少留言。 在大多數的直播台裡,常見的一種互動是,觀眾留言拋球,就直播的內容給出反應,然後直播主讀出觀眾留言,與觀眾對答回應。擅於說話和帶動主題的直播主,可能會在接球的途中拋出新的意見,讓觀眾再度接球。 可是會做以上互動的觀眾和直播主是少數。不是說直播主不會讀留言或錯過留言,而是觀眾很少留言或主動參與直播。常有的是,明明有十多個觀眾或者是三四十,甚至更多人看直播,但留言的卻只有兩三個人。類似的現象也當然不僅僅限制於小型直播內。就算是在超級大型的直播台或者VTuber頻道,例如說大箱如Hololive成員的直播,相比起那個成千上萬的同時觀看人數,會主動留言,炒熱氣氛的人數,可能都不知道有沒有同時觀看數的十分之一。

為什麼都沒人留言?
為什麼都沒人留言?

【#不定期手記】「我想吃龍蝦。」

我其實並不同意「理念不死」的講法。 「理念會死」的講法,其實和「語言之死」(Language Death)的講法一樣,是個比喻。「理念」並不是人,然而在修辭底下,「理念」這些本應是死物的想法、思想、觀念、概念,被擬人化變成會死了。 說實話我並不喜歡這些詞語,談這些還不如談一個事實:諸君,今晚我想吃龍蝦。 當然,如果已經有更為新鮮而且全面的理念取替了這個理念,我逐漸就會不再思考這些理念,繼而導致理念「死去」。比如說,我本想說吃龍蝦,後來察覺有比龍蝦更好吃的東西(例如,將軍漢堡、拉麵、和牛燒肉等),「今晚吃龍蝦」的理念就會消失,或者說,不會對我再有意義。 另一種情況是,遇上了無可告人的原因,或者天災人禍,導致某些理念無法被討論、被繁衍、被分析、被使用,使得這個理念最終被人遺忘。可能忽然之間出現天災,導致所有想吃龍蝦的民眾全部天打雷劈,集體中邪,然後五雷轟頂全部死曬,其慘狀好比龐貝火山爆發,一夜之間地球上不再出現認定「我想吃龍蝦」和思考「我想吃龍蝦」的人。可能政府忽然刊憲,宣布為了保護龍蝦生態,立例小島H禁止進口、買賣和進食龍蝦,設置思想檢查器抓捕所有想吃龍蝦的市民。也可能是,縱使我想去吃龍蝦,「吃龍蝦」這件事根本無法公諸於世,其實是某小島H的禁忌。

【#不定期手記】「我想吃龍蝦。」
【#不定期手記】「我想吃龍蝦。」